胡适不是本渣的菜(转自本渣公众号)
在(前)同事的极力安利之下,拜读了一下这位被誉为白话文运动领袖,在满清出世,经历了中国从封建到自有民主,再到社会主义解决的一个历史人物的一本著作。在本渣的书友认识中,不少人是胡先生的粉丝。本渣除了上图的《容忍与自由》,是一般文集,除了第一篇文章,本渣认为其他都是凑字数的。抛开老胡的政治立场不说,抛开了就没啥好说的了,大家可以退出不看了。正如评价一个台电脑,抛开性能不说,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从本书的一点点对胡先生的认识,可以看到他读了很多的书,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头衔(多数在美国的啦)。在最新的觉醒时代中也有胡先生的戏份,本渣还没有看这个剧哈,看剧的时间对本渣来说还是比较奢侈的,有时间本渣都去多刷几次神奇女侠了。正如本渣不关心100年前的政治历史一样,有时空和环境的局限性,本渣在看胡先生的这本书的时候更多是带有批判性去阅读的,谁让胡先生是大学问家,挑战大学问家的机会时候,在还活着的本渣不敢碰,但是已经千古了,总不会报梦来跟我这个晚辈对线吧?
首先就标题所说的第一篇文章,容忍与自由的观点,胡先生的观点是年纪大了更知道容忍比(无度的)自由总要,当然里面还有很多的条件和前提哈,但是这是本书的第一篇文章,本渣是很认可的,也有这样的体会,尽管本渣才18岁不到图片。因为不打算剧透,本渣就想说的是,在人生的感悟上面,胡先生是看得很通透的,特别是对自身的总结,当然那些花边新闻的总结是有缺失的。或许大家会觉得本渣对一个100年前的文化运动领袖太过苛刻了,我相信胡先生不会对一个后辈的一些不同时空观点的点评有什么意见的,毕竟人家是大学问家,知道本渣这种人的眼界和认识局限性。
首先说说胡先生的这本书,就第一篇文章值得看,后面他的演讲、书信、发表文章都是比较局限在那个年代,在现今年代就是一种普遍的选择和认识。但是,让本渣觉得奇怪的是,100年前的思想,在100年后虽然是形成了一些主流,但是新的思想进步明显没有当年大,如果胡先生的这些思想在当年算得上是少数的话。那今天的少数,但是将会是100年后的日常认识和道理究竟是什么呢?2022年的这个时代能否复制,或许是否需要新的思想觉悟和时代变革呢?如果变革是需要的或者是常态的,是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政治、科技、经济、民生、外交、教育还是…是的,胡先生没有能总结出来什么,本渣也想不到为什么。但是如果对标陈独秀先生,尽管他那句:先把枪交出去。非常出名。但是人家是真真实实干了一票大的,起码起了个头,聚了人气,文的武的都试过。而胡先生的嘴皮子功夫,也值得人们去敬仰。但是对比民盟或许还差一点?本渣不敢论断。就是你把衣服的那一面亮出来给人家看,可能胡先生亮出西装的外面、其他人亮出腰间的枪杆。
再有是可能涉及到 zheng zhi 问题了,胡先生毕竟担任过国民政府时期和台湾省的不少职务,特别是在当年驻美大使、北大校长等。可以看看现在的台湾省政客的说话那些官腔呀,跟胡先生文章的口吻是不是很像?糊弄、摸鱼、不着边际等手法简直是胡先生再世,(前)环球主编的老胡更加像关门弟子一样的风格。菜英子简直就是青出如蓝。
最近看到一个B站的UP主视频,总结得比本渣有水平多了。
【关之檀】胡适是公知?买办?卖国?